原以为是今年招生改革的新举措,却不料是名校间争夺优质生源的一场游戏,不禁让人哑然失笑。北大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其实是为对抗清华等五校联合招生而制定的应对措施,与改革无涉(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希望在实名推荐制这个文件夹里能键入相关的改革内容)。则前此之论,有似痴人说梦。
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在每年的高招中竭力争夺优质生源,这种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促进高校发展的内在力量。无可厚非,且当鼓励。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高招是择优录取,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各种不同层次不同门类的人才。因此,校际间不求均衡,但求发展。
近年来,港大以其区位优势高额奖学金以及良好的就业前景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内地学生,成为清华北大的强劲对手,内地也有高校斥巨资招揽高考状元。不论千金是否买得马骨,但势已造出。生源之争,普通高校如此,职业教育尤甚。如果说,普通高校主要在质量上争生源,那么职业学校很大程度上只能在数量上争生源。人家好中选优,我则捡到篮子就是菜,——当然也选优(质量是要靠数量作保证的)。招生学校妙招迭出,各有神通。公办民办,家家爆满。
普通高校及职业教育的生源之争,对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但这一竞争充斥在义务教育阶段,则造成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严重地损害教育公平原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教育这个第三产业不同于一般的服务性行业,它关乎人的全面成长和全人类的未来。教育有不同的阶段和层次,能否进行全程的商业化运作,我看至少目前不行。从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角度出发,应该统筹协调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内的生源之争,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